首页 > 农业知道 > 供求信息 > 玉米秆栽培袖珍菇技术

玉米秆栽培袖珍菇技术

发布于:2017-06-25 18:29:11 供求信息 阅读:

袖珍菇(PleurotusgeesteranusSinger),别名小平菇、环柄侧耳,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。其味道鲜美,富含蛋白质、糖分、维生素和铁、钙等微量元素,且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,具有保健作用,是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的食用菌。3年来,作者以玉米秆为主要原料进行袖珍菇的栽培,扩大了原料的采源及利用率,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,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:

1配方

配方一:玉米秆47%、杂木屑30%、麸皮20%、石灰1%、碳酸钙2%;配方二:玉米秆40%、麦壳31%、棉籽壳10%、麸皮16%、石灰1%、碳酸钙2%;配方三:玉米秆40%、玉米芯31%、棉籽壳10%、麸皮16%、石灰上%、碳酸钙2%。

含水量控制在60%~62%,玉米秆及玉米芯用饲料粉碎机粉碎后过5~6mm的筛孔。

2装袋与接种培养

将培养料拌匀(用机械拌料应不少于4分钟),用装袋机装袋,每袋装料高20cm、干料重0.5kg,套上塑料环、塞上棉塞、常压灭菌。当袋内的温度稳定在100℃时保持10~12小时,然后自然冷却。当菌袋料温降到35℃以下时即可进行无菌接种。

3菌丝培养

接种后的菌袋置于已消毒的菇房中培养,应于无光或弱光下进行培养(光线太强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)。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℃左右;不能高于33℃,否则易发生烧菌及被杂菌污染。保持空气湿度在70%以下,否则也易发生杂菌污染。每天要适时进行通风,保证菇房内有充足的氧气。

4出菇管理

4.1催蕾处理

为了达到出菇整齐,特别是在夏季,每次进入催菇阶段,可将菌袋分批运入5~8℃的冷库中进行冷处理,每次8~12小时,使料袋的中心温度降至5~8℃。

4.2立体墙式堆垛出菇

可利用蔬菜大棚栽培;油珍菇,简便易行,且可以实行菜、菇轮作;将栽培袖珍菇的废菌料就地回田,可以改善菜地的土壤结构、提高土壤肥力。将菌袋墙式放10~16层,可堆叠至16m高,沿菌袋口套环边缘割弃薄膜,可绑竹片以减少压力和防止倾斜。在行与行之间留70cm宽的过道作为管理和采收的通道,每条通道留对流通风孔,摆放菌袋时上、下层袋口要反向摆放。一般堆垛后3~4天菇蕾即可大量形成。

4.3调温、调湿、调气、调光

出菇阶段,要根据菌株的特性,对温度、湿度、空气和光线四大要素进行协调管理:

4.3.1温度出菇的温度范围为10~30℃,适宜温度为20~25℃。当温度高于28℃时,应采取降温措施。

4.3.2湿度一方面要根据菇棚的保湿性能和气候变化情况灵活掌握。阴雨天少喷水,晴天多喷水,菇棚(房)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%~95%。另一方面要根据子实体发育情况进行水分管理。催蕾时,采取空间喷雾的方法维持空气相对湿度在90%~95%,以保持料面湿润,促进菇蕾形成。随着子实体的发育,可以向空间和子实体上同时喷水,但空间相对湿度下调至85%~90%,维持子实体一定的水分蒸发量有利于菇体的生长。值得注意的是菇棚内不能长时间保持高湿状态,相对湿度超过95%就必须通风降湿,以防止杂菌的生长和繁殖。若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%、空气过于干燥,会引起菇原基萎缩与菇蕾的死亡。

4.3.3通风子实体生长期间需要有足够的氧气。如果菇棚内长期不通风或通风不良,容易长畸形菇;因此,在出菇期间,结合喷水管理,要经常通风。

4.3.4光线出菇期间需要有适当的散射光;但菇棚(房)内的光线不能太明亮,更不能有阳光直射。

每潮菇采完后要停止喷水,5~6天后进行催菇处理。

5病虫害防治

目前,主要虫害有眼菌蚊、瘦蚊类、蚤蝇类等,这些害虫取食菌丝及子实体,造成菌丝萎缩、培养料变黑,危害严重时子实体畸形或腐烂,并诱导病害发生。防治办法:坚持以防为主、综合防治的方针;首先,清洁栽培场所内、外环境卫生,减少虫源,在转潮期或菇棚的周围喷洒农药。

袖珍菇栽培生长的各个阶段都能被各类杂菌感染,一般比较常见的有绿霉、链孢霉、木霉、黄曲霉、根霉。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,特别是接种过程,要严防杂菌感染。

6采收与包装运输

袖珍菇应及时采收。一般在菌盖长至3cm时就应采下(规格菇为2~4.5cm),将其送到加工车间,立即进行分检、分级,按市场要求进行包装。在库存与运输全程温度应保持在5~8℃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 12345678@qq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

相关文章

  • 玉米秆栽培袖珍菇技术

    玉米秆栽培袖珍菇技术

    袖珍菇(PleurotusgeesteranusSinger),别名小平菇、环柄侧耳,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...

    2017-06-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