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养殖技术 > 养猪 > 子猪副伤寒的临床诊断及防治

子猪副伤寒的临床诊断及防治

发布于:2022-07-31 17:16:11 养猪 阅读:

猪沙门氏菌病又称子猪副伤寒,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,多发生于2~4月龄子猪。急性病例表现败血症症状,慢性病猪发生坏死性肠炎,以顽固性下痢为特征。

临诊要点本病多为散发或呈地方性流行,一般初次流行时病猪多为急性败血型,老疫区则多为慢性,主要侵害20日龄至4月龄子猪,20日龄以内及6月龄以上的猪极少发病。本病是条件性传染病,在密集饲养,环境污秽、潮湿,各种应激,营养障碍,内寄生虫和病毒感染条件下,可导致流行。发病无季节性,多与猪瘟混合感染(并发或继发),发病率高,死亡率高,病程短促。

急性败血型的症状以高热、食欲不振、呼吸迫促和耳、四肢、腹下部等皮肤出现紫斑为主要特征,病猪有时后躯麻痹,排血性黏液稀便或便秘,发病后2~4天死亡。剖检病死猪,可见其全身淋巴结出现浆液性和充血(出血)性肿胀,肠系膜淋巴结肿大、黄疸,脾肿大呈暗紫色,肺水肿、充血,肾出血,卡他性胃炎及肠黏膜充血和出血。

慢性下痢型多发生于3月龄左右的猪,病猪一般出现顽固性水样下痢,粪便呈黄色、有恶臭,发热,呕吐,精神沉郁,食欲不振,被毛失去光泽,眼结膜潮红肿胀、分泌脓性黏液,中后期皮肤出现弥漫性湿疹。剖检病变主要见于大肠、盲肠、结肠,黏膜肥厚,呈现局灶性、弥漫性、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,并形成糠麸样溃疡。

防治要点防治子猪副伤寒,应以加强饲养管理、消除发病诱因、保持饲料全价和饮水清洁卫生等方面入手。在常发生本病的猪场和地区,对于1月龄以上的子猪应及时接种子猪副伤寒冻干弱毒菌苗。对患病猪应选择敏感抗菌药物,如使用氟苯尼考、强力霉素、恩诺沙星、痢特灵、增庆安等尽早给予治疗。对与发病猪同圈、同舍的猪群,将上述药物按照治疗量拌入饲料,全群混饲5~7天,可以达到防治目的。对慢性病猪应及时淘汰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 12345678@qq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

相关文章

  • 子猪副伤寒的临床诊断及防治

    子猪副伤寒的临床诊断及防治

   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子猪副伤寒,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,多发生于2~4月龄子猪。急性病例表现败血症...

    2022-07-31

  • 冬春大水面时放养河蟹技术

    冬春大水面时放养河蟹技术

    冬春大水面放养河蟹具有溶氧充足、天然饵料丰富等优势,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养殖效益。现将其技...

    2016-07-14

  • 乳猪新三针保健方案

    乳猪新三针保健方案

    传统的三针保健是用土霉素在3、7、21日龄分别肌注0.5、0.5、1ml。这种保健方案最大的缺点是:导致...

    2011-09-20